澳洲人熱愛咖啡,每年產生約7.5萬噸咖啡渣。不過如果將咖啡渣直接棄置於堆填區,會釋出甲烷等有毒溫室氣體 ,分解過程還會產生其他污染物,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最佳的處理辦法是將咖啡渣製作成肥料,其含有豐富的鉀和氮,有助植物生長。不過咖啡渣酸性太強,不可以直接放入泥土,否則會令植物枯萎。
在被譽為「咖啡之都」的墨爾本,有一間社企向400家餐室收集咖啡渣,然後運去動物園,與動物糞便混合後再發酵,以降低酸性。這種堆肥還有一個優點,便是糞便的氣味會被咖啡渣中和,成為無臭肥料,適合家居的花園使用。
墨爾本動物園有數百隻動物,每日產生750公斤糞便,其中以長頸鹿的排泄物最多,每日排便15公斤。將咖啡渣變成肥料,不單止解決處理咖啡渣的問題,亦有助減輕動物園清理糞便的工作。
現時在墨爾本動物園生產的咖啡肥料,主要是供動物園自用,為園內的植物施肥,但隨著產量增加,園方準備把堆肥出售,製造新的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