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住個海,文化大不同,連出租法例都有所不同。澳洲的租賃法例以全面健全而聞名海外,細節條例全面考慮到業主以及租客雙方的利益,亦因此令更多港人在考慮隔山買樓時澳洲成為其首選。今次會為大家列舉出澳洲放租物業與香港有什麼不同。讓已經入手以及準備入市的投資者了解在放租時的權利與義務。
業主可定期進入物業進行檢查
法例上業主有權在租約期間進入物業進行檢查(Condition Inspection),或委託物管公司進行,只需符合以下情況:
按金由州政府部門或法定機構保存
無論租客將按金/保證金(Bonds)付予業主仰或物管公司,最終按金都必須存入指定州政府部門或法定機構內。各個州政府均設立不同的部門或組織負責,以下是三大城市的相關機構:
新南威爾士州 – Fair Trading 新州公平交易委員會,屬政府部門。
維多利亞州 – Residential Tenancies Bond Authority (RTBA),屬獨立州政府的體系。
昆士蘭州 – Residential Tenancies Authority (RTA),屬法定組織。
無分生死約
澳洲長租租約期同樣是以年為單位,與香港不同的是並無分生死約,租客需在特定時間內提供續約意願。
從事物業管理經理人須擁個人牌照
在澳洲從事物業管理經理人(Property Manager)必須擁有個人牌照。澳洲擁有完善同時繁複的租賃體系及法例,加上各個州份在細節上均有不同程度上的不同,因此物業管理經理人需要擁有相應的知識以確保其清晰法例下為業主以及租客提供服務,保障雙方在沒有違反法例下進行交易。
遇上租賃糾紛?
各個州的Civil and Administrative Tribunal 民事及行政審裁處,均專門負責審理所有與租賃有關的案件。一般規模較大的物業管理公司均設有法律團隊,能夠為業主提供處理租賃糾紛的建議,這些團隊對於處理租賃相關事務的流程經驗豐富,業主可以走少「冤枉路」。